都本德——敢在日本侵略者面前为抗日烈士立碑(都兴亚、都东东)

点击数:43892014-05-14 14:37:46 来源: 都氏家祠


都本德——敢在日本侵略者面前为抗日烈士立碑


都兴亚    口述         都东东    整理


  吉林省的《集安志》、《集安百科全书》等史册文献中记载:1932年9月份,在强攻被日军占领的辑安县城(今集安市)战斗中,民众自卫军阵亡将士众人。事后,绅士都本德在坑旁(抗日战场、阵亡将士遗骸的聚集地)立一石碑,上书“民众自卫军战殁者供养碑,大同元年九月二十日(1932年9月),辑安县教育局长都本德建立。”敢在日本侵略者面前为抗日烈士树立纪念碑是何等壮举!立碑人就是祖籍山东牟平的都氏西支“宁公”之后第十三世孙、我的父亲都本德。

  自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中国,中国人民抵御外辱的反抗和自卫就从没停止过。1932年9月,东北最早的一支抗日劲旅——辽宁民众自卫军(含义勇军、大刀会、救国会等抗日力量)进攻被日军占领的辑安县城。战斗中,义勇军使用的是大刀、鸟枪等原始简陋的武器,不敌日军火力装备,有900余名将士英勇献身。据我母亲回忆,当他们和逝者家属在收殓牺牲的将士时,看到的到处是衣衫褴褛的尸体,将士衣兜里只有土豆、玉米粒和野菜,大家无不流泪。日本人将自卫军战殁者遗骸暴尸示众,我父亲都本德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他先是找到辑安县城隍庙的道人徐永法,为战殁将士们做了诵经“超度”(辑安当时只有道家,而无佛家),随后又冒“反满抗日之罪”,以个人之名为牺牲将士们立了石碑。后来在谈及立碑之事时,我父亲说:“我本人虽不是抗日志士,但确有民族之情感,这些将士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战死的,应当为其立碑供养,让逝者虽死犹生,让后人铭记传承。”

  在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地实行强制奴化的年代,为抗日烈士立碑之举等于同日本人公开对抗。“立碑”之事发生后,我父亲都本德为躲避日本人的追查自身离家逃亡。在途径安东(今辽宁丹东)时,被安东日军宪兵队堵截并拘捕,并施以重刑拷打,后由爱国人士解救释放。之后,都本德为抗日阵亡将士所立的石碑也不见了。

  光阴荏苒。1951年已经迁居沈阳的母亲带着我哥哥回老家辑安,得到了意外的收获。我母亲三弟的女婿芦志忠见到我母亲时,对她说:“我大姑父(指都本德)当年给牺牲的抗日军人立的碑找到了。前不久,辽东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当时辽宁分为两省,辽东省会在安东,辽西省会在锦州。辑安归属辽东省。)找到了这个碑,给复原立了起来,还照了像。政府表扬我大姑父!”据辑安县一位文化人士关树魁介绍:人民政府发现此碑后,极为重视,精心呵护,由他为碑文着色(在着色时,因“年、月”处的碑文有磨损,字迹辨认不清,故将本应是“大同元年九月”而着成“大同二年六月”。因此照片上所留的文字是“大同二年六月”)。随后,辑安东门外照相馆的于魁昇师傅给碑照像。当我母亲和家人再次看到石碑时,无不感动流泪,政府将石碑的照片,赠与我的家人。

   我的父亲都本德(1880——1967),字润泉,号焕文,山东省牟平都氏西支“宁公”之后第十三世孙,是一位文化底蕴深厚的知识分子,被人们视为“本份、厚道、诚实、维德、助人”的儒雅之士,颇受人们尊敬。他常对子女讲:谦受益,满招损;有德者年虽少,我必近之,无德者年虽高,我必远之;交友须胜我,似我不如无;有饭送给饥人,有话送给知人;要做对大众有益的事……等等,他还经常用“苏武牧羊”、“岳武穆报国”、“杨家满门忠烈”、“羊角哀死战荆轲”、“七十老翁遗嘱”等故事启迪后人。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忘记祖宗和不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归属感和使命感,父亲还于1931年续修了《都氏族谱》。父亲是清末辑安筹备建县的组成人员和早期参与编撰史志人员之一,历任劝学、贴书、区长、电话局长、教育局长、教育会长等职。他秉持“教育兴国,救人危急”的思想,致力于教育事业,相继创办了“农科学校”、“林科学校”、“师范学校”、“同泽学校”、“同泽女子学校”,为家境困难的学生免学费,动员家长把女孩子也送上学等等,他个人筹资铺路架桥,带领家人煮“大锅饭”赈济灾民等等,做了大量功德之事。

  在都家祖训和正统教育氛围的影响下,在父亲的熏陶感染下,我的兄弟姐妹们纷纷走出了家门,踏上了舍己为国的道路。我的二哥都兴久和四姐都兴杰投笔从戎,进入“抗大”,加入革命军队;我的大哥都兴镐心怀“教育和实业兴国”的理想,留洋求学,获得英国皇家学位,“八一五”日寇投降后,他被选为“国大代(表)”,后来成为人民政协委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我的三哥都兴周是国家航空部门的一名高级科技人员(曾被划为“右派”,“文革”结束后,得到平反恢复了名誉和待遇);我的二姐都兴志是国家著名医院的一名德才兼备的医生,享受国家特殊待遇;我的小哥都兴权投考国家空军,曾是陈纳德将军所率“飞虎队”中一员,驾机在蓝天上与倭寇军机展开殊死激战,被授予“青天骄子”荣誉,军阶直至将军。

  时光拂不去心中永恒的记忆,岁月抹不掉历史铸就的碑铭。正如当年人民政府在复立石碑时,对在场的群众说:民众自卫军对日作战数百起,牺牲的抗日将士无数,而敢在日本侵略者的面前,为抗日烈士所立的纪念碑仅此一座,而且所立时间最早,它不仅是辑安人民的骄傲,而且是全国人民的骄傲。它代表了中华民族正义与善良的品质,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御外寇视死如归的民族气概,凝聚了全国人民对抗敌而牺牲将士们的追思与缅怀的无限情结,它是对现今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真实教材,是留给后世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忠于祖国、奋发有为是都氏人源源不尽的血脉!在此,顺便提出一点个人浅显之见。“滴水虽微,折射日晖。”每一本《族谱》或家史,都是国家民族史的组成部分。家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的发展,华夏文化是民族凝聚的纽带。因此,都氏人要重务实,遵正轨,行正道,反市侩之风,戒阿谀之气,拒庸俗之人,始终牢固把握住弘扬先进文化的这一根本和大方向,以文化教育发展为第一要务。“光阴似箭,时不我待。”我们应尽快地对都氏历史文化加以挽救和抢救,挖掘、发现、收集、整理和保护都氏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对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好传统教育的活素材,由此培养他们效忠祖国、服务人民、诚实守信、清正廉洁的品格,让子子孙孙的血液中含有文化元素,使血脉纯洁、通畅。



  都兴亚:都本德之子,新中国早期大学生,沈阳市公安局退休干部,正处级,三级警监。

  都东东:都本德之孙,沈铁公安政工干部,新闻工作者、公益活动者、大学和媒体客座教师。这篇文章是其根据叔叔都兴亚讲述的主线,并从前辈们手中获得的材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