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天津静海县子牙镇及河北文安县安里屯(都基民)

点击数:69842013-08-27 23:12:20 来源: 《华夏都氏寻根录》第一辑


 





  通过多年的网上沟通,本人了解到天津市静海县子牙镇有都姓人集中居住的村落。距此地30多公里的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摊里镇安里屯也是都姓人的集中居住地。在此前举办的全国都氏宗亲活动中,安里屯的都姓人每次都组团参加活动,而天津子牙镇的都姓人一直没有联系上。此次应邀来河北衡水寻访都家村落,本人也有意来这里看看。天津市静海县子牙镇的都玉峰先生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与我联系,表示非常欢迎我们到子牙镇来看看。2012年5月26日下午,我与衡水的都东生、哈尔滨的都国胜从河北衡水开车来到了天津市静海县子牙镇,对这里都姓人集中居住的村落进行了实地探访。
  据了解,都玉峰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子牙镇都姓人,对都氏家族事务十分关心,但由于从事外贸进口业务,很少有时间上网查询都氏家族的有关情况。当得知全国都氏家族举办过多次活动后,经常抽时间上网浏览都氏家族的有关情况。据都玉峰介绍,天津静海子牙镇有2个村子是都姓人的集中居住地,一个是王二庄,约有200多都姓人,一个是宗保村,大约有近100人姓都,2个村比邻,没有间隔。我们这次来,都玉峰先生组织了2个村子关心都氏家族事务的代表参加了见面晚宴。都世勤、都世德、都玉祥、都玉栋、都玉峰、都世朋、都玉发、都玉坡、都景平、都雨村、都峰、都世明、都玉田。见面晚宴热情、热烈,大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充分表达了一家人的情感和相聚的喜悦。大家边吃边聊,向我们系统地介绍了这里都姓人的有关情况。
  当地传说,这里的都姓人原系山西太原府洪洞县大槐树村,明初迁至河北省静海县宗保村定居,世代以农为本,安居乐业。由于天灾兵患,原家谱失落,数世无记载。关于族渊的这一说法,大家认为并无确切的根据,只是传说。况且关于大槐树的传说遍布全国各个姓氏,在没有族渊资料的情况下,许多姓氏以此为据,因此以讹传讹的现象很普遍。目前当地都姓记载的三世祖都曰贵,曰贵公兄弟4人,其中1人迁往东八县,失去联系,其他2人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记载。曰贵公有一子,即四世祖都公平,公平公有2子,即五世祖都士京、都士兴。士京公乾隆年间从宗保村迁到王二庄定居,即王二庄都姓人系都士京的后裔,宗保村都姓人为都士兴后裔,子牙镇都氏自此分为2支。自一世祖算起,这里目前已经繁衍发展到十三四代。为理清家族世系,民国二十年由都茂堂、都景春、都景山主持,王二庄将都士京一支家谱进行了编修,但1963年由于洪灾家谱被毁。1993年由都景海、都景仁、都世成为主,对都氏家谱又进行了编修。据介绍,到1998年这里的都氏后人空前团结,王二庄、宗保村的都氏族人合二为一,共同为先祖扫墓祭祀,并各尽其能纷纷出资,协办都氏家族事宜。到2003年,两村都氏族人共同协议重修家谱,形成了今天新的都氏族谱。新编修的都氏家谱将都氏各支系合为一体。子牙都氏世系排列用字从三世祖开始分别为:曰、公、士、文、(七世祖名为单字,没有辈份用字)、宝、茂、景、世、玉、国。从十四世开始,重新安排了十个字为辈份用字:一、泉、春、勇、厚、俊、亮、彦、红、星。静海子牙镇都氏家谱历经沧桑,几毁几修,光前裕后,充分说明子牙镇都氏族人秉承了奉先思孝不忘根本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各地都氏族人学习和效仿。
  通过了解以上情况,本人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研究:第一,从当地都姓人繁衍发展的情况看,我们可以推算,第一代先祖来到子牙镇的年代应为明朝末年(根据人类自身生产规律,平均每一代人的间隔时间大约在25年左右。这一结论经过许多姓氏家谱资料的验证,是可以作为基本依据的),而并非明初,那么源自山西大槐树的传说就不可信了。第二,从辈份用字来看,这里第七代先祖起名时都是单字,并没有辈份用字,而山东牟平都姓的第六代也出现了这种情况,这是否是巧合?第三,从迁徙年代来看,从山东登州府宁海州迁徙到牟平北头村的年代早于子牙镇都姓迁徙来的年代,时间相差五十左右年,这之间是否存在什么联系?第四,从山东牟平都姓历史资料来看,明朝时期,必里海后裔取姓为都,开始迁徙到山东西部以及河南、河北、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清朝时期主要迁往东北。目前看,迁徙到东北找到了很多资料,但迁徙到内地的资料很少,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搜集挖掘。

  第二天上午,都玉峰先生驱车带领我们在王二庄和宗保村实地探访了村容村貌及风土人情,拜见了80高龄的都世成老先生,参观了王二庄中心小学及新建的居民楼,同时带领我们参观了子牙开发区和静海开发区,使我们欣然目睹了改革开放给这里带来的巨大变化。


  探访参观意犹未尽,河北文安县安里屯的都义全、都义文二位已经驱车来到子牙镇,来接我们去安里屯。安里屯与王二庄两个村庄虽然行政区域跨省市,但相距只有30多公里。此前,他们相互之间虽然也知道一些情况,但多年来一直没有联系,我们这次的行程促成了这两个跨省市村庄都家人的来往。都家人相见分外亲。一方执意挽留,一方执意要走,最后确定,子牙镇都玉峰等四人驱车送我们,与来接我们的安里屯都义全一起到河北廊坊文安县摊里镇安里屯,也算是子牙都家人首次拜访安里屯都家人。中午,都义全在安里屯安排了丰盛的招待午宴,安里屯都家人都义民、都义良、都义文、都国华、都志强等多人参加招待午宴。
  安里屯是个大村子,人口过万,但是都家人并不多,目前只有60多口。据介绍,这里的都家人虽然人口不多但属村子里的坐地户,原来集中居住在都家圪垯(村里的一个地方别称),没有家谱,但有祖碑和家族世系谱图,关于族渊及迁徙年代没有明确记载。祖坟碑文记载“据传从山东迁来,因年代久远,与原籍无法联系”。家族世系谱图记录的先祖从二世祖开始,至今十二三世。按照世系谱图找出辈份用字从二世祖开始分别是:世、继、曰、建、得、永、元、凤、桂、义、国、志、安、双、茂、庆。另外,从世系谱图上可以看出,安里屯都姓人曾经7世单传,没有扩展,所以人口繁衍不多,当然也有外迁情况。
  安里屯与子牙镇相距只有30多公里,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从繁衍发展的世系来看,两地一世祖迁徙到当地的时间相差很少,基本都是明朝末年。子牙镇都家人三世祖辈份用字为“曰”,安里屯都家人四世祖辈份用字为“曰”,这也许是巧合,其他还没有找到相互联系的记载。但随着今后两地都家人的进一步交流,将会有更多的相同点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安里屯,我们同样感受到了都家人的热情。都义全、都国华、都志刚等陪同我们参观了安里屯及周边几个地方,特别是参观了都国华个人出资30万元建成的宏声音乐厅,整座大厅布局高雅,设备齐全,有观众席200多个,都国华创建的西洋铜管乐队就在这里排练演出,无偿为当地群众服务。这一善举不仅在我们都家,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另据介绍,安里屯的都家人十分团结亲密,每年都由都义全和都国华召集聚会在一起,这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衷心祝愿都氏家人都能这样和谐团结发展!




                                                                                                作者:都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