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围场都姓人迁徙地“六爷地”寻访(承德都雪松)

点击数:33482013-08-27 22:38:21 来源: 《华夏都氏寻根录》第一辑


河北承德围场都姓人迁徙地“六爷地”寻访

河北承德  都雪松


  2010年12月4日,我与本族兄弟都广喜一同驾车,去了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小牛群镇东卡拉村五组这个地方,也就是围场县都姓的一处迁徙地“六爷地”,(到这地方探知不叫“六月地”而是叫“六爷地”)来到这个盼望久已的地方,在简单说明我们是来寻根问祖的来意后,族人热情地接待了我兄弟二人。

  在族人的引荐下,我认识了那里的族人都显义、都显贵,按辈份我称呼他们大伯,这两位族人高兴得很。聊天中,我们了解了六爷地族人的历史和繁衍发展情况。现在在此居住的都姓人还有十来户,约是50来口人,还有一部分分别迁到了赤峰市区和锦山县城以及王爷府镇林丰村去了。这里一支都姓字辈为洪、春、显、广、建,与我们确属同宗。

  都显贵大伯70多岁了,身体健康,精通医术。他还特意给我们讲解了“六爷地”这个地名的由来:都姓祖上有一个人称六爷的族人,清朝时期在王府当过医差,该族人在一次博彩掷骰子时,赢得了现在这片土地的地契,于是将族人迁至此地,命名“六爷地”,从此都氏族人在此落地生根繁衍至今。

  显贵大伯在聊天中提及到了祖上有一个叫都“龙”刚的族人,具体是不是龙字搞不清了,这使我想到了围场县都家营都耀武大伯,给我提供的家谱上的一个名字叫“都“如”刚”,如字和龙字在发音上是谐音的,后人容易混淆。

  按照六爷地族人提供的消息,2010年12月4日晚上,我们又去了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林丰村8组,这里的族人的辈份用字是洪、殿、振(龄)、朋(国、文、和),目前只繁衍了这几辈,约20多口人。

  第二天上午,我们又拜访了住在赤峰市锦山县城的都显珍大伯。83岁高龄的他显然记忆模糊,但身子骨很是硬朗。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很是高兴,都显珍大伯大大赞扬了我们都姓后生寻根问祖的行为。

  “六爷地”之行,基本弄清了的河北承德围场都姓的历史渊源。在这里,都姓发展繁衍已有150多年了,只不过是我们这一支自“六爷地”迁走得早一些(100余年),另一支是晚一些(60余年),是自“如”字辈的下一辈开始分开用字,即分别用“克”字“洪”字,自此以后又各自使用了各自的小宗谱,以后排辈用字也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