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4282013-09-05 22:34:38 来源: 《华夏都氏寻根录》第一辑
北头之约——先人的呼唤
辽宁师范大学 都媛
中午在都基民的博客里读到了长春都晓梅的博文《北头之约》,深为所动。淳朴直率的语言、真挚火热的情感、对家族事务崇高的责任感及一份对祖先的厚重情怀充溢在字里行间。自从97年以来寻根祭祖活动的频繁举行,到去年“十一”较大规模地拜谒家祠,直到即将举行的全国都氏宗亲寻根祭祖大会,就是靠都基民和都晓梅这样的既热心又富有才干的都氏族人辛劳付出得到的。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凭着朴素的亲情和凝聚发展壮大家族力量的强烈愿望,默默地做了大量辛苦细致的工作。都基民起草的《都氏文化研究会章程》,其规范和严谨、详实和水准都无可挑剔,可见他付出的心血。我们所有的都氏人都应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与谢意。
从小到大,我填写过无数的个人简历表,在籍贯一栏郑重地写上“山东省牟平县姜格庄”,但它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模糊的,要说印象都是来自爸爸那提起老家时的眉飞色舞、见到老乡时的热泪盈眶,还有爸爸经常念叨的辈份排列:呈思丕世悦----元本兴基业----书田永克昌-----进修传广训----继述正伦常。爷爷叫都悦清(悦字辈),爸爸都元芳(元字辈),我们自然是本字辈。但女孩一个本字加在中间不太好听,姐妹仨个就取消了本字,但男孩是绝对要的,所以哥哥就保留了。现在一提我是本字辈,还属大辈份,弄得沈阳炮院学报主编都吉(基)军张口就叫奶奶,一开始真的感觉刺耳,后来就习惯了。后来再遇见都氏人,先问哪个辈份的。我那时经常想,啥时我能亲自去看看这片祖辈生长的地方、这片魂牵梦萦的热土,无形中又增添了一层神秘感。1988年我去烟台开会,本想圆梦,但无奈儿子一岁多,念儿心切没能成行。1985年爸爸说有一部家谱,表明我们是蒙古族后裔,并有专人回去办理恢复原民族事宜,后来我们都顺利地恢复了蒙古族,我还因办理手续滞后高考没能享受少数民族相当高的待遇而耿耿于怀呐,因我是在内蒙地区,蒙古族有许多优惠政策,人们就挖空心思改民族,大家戏称“改族”。而我却是正宗的蒙古人,却没有享受优惠政策。当时我所在学校的韩校长说,甭看你们会说蒙语、爱喝奶茶,都不如都媛正宗,人家还有祖宗家谱。很多人一听说这个姓氏,更觉得我是蒙族,还以为“都”字百家姓里没有呢。中小学、大学都没遇到第二个,工作后我在财务工资单上签字只签个姓就行了。整个家乡还有一个姓都的,还是来往密切的老乡,调到辽宁来才发现这个姓多了一些,在辽师的图书馆了解到师生共有7个姓都的。但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真正的来了解我们家族的渊源,还是看了基民的博客,了解了山东牟平北头村还有完整的“都氏祠堂”,里面有保存完好的族谱,记载其先祖、祖属,真是豁然开朗、受益匪浅。我认为都氏家祠有两个,一个是有形的北头村祖庙,一个是无形的基民的博客,开博不到两年,近百篇博文系统地展示了一个家族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使众多的都氏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我们这个氏族很独特。都姓始祖讳必里海公,元初为牟平达鲁花赤,负责管理当地军事和农业,后明太祖赐给家族都姓。现在无论是主体北头村定居的蒙族人民,还是迁徙出外的都氏族人,经过17代人的努力和600多个春秋,经过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兵燹战乱、硝烟弥漫,顽强地繁衍生息,铸就了不屈不挠、耿直率真、善良义气的民族性格,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也无不对自己的家园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谱写了很多动人的故事。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必有一方的事业啊。
即将举办的全国都氏宗亲寻根祭祖大会,可谓是我们有生之年欣逢的都氏家族载入史册的盛事,值得期待,届时将有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都兴智做关于都氏族源的学术报告。正如北京都吉林所说:只有靠着血缘这根纽带,大家才在祖先的召唤下重新汇聚,将一种血缘亲情反复演绎,并且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正如内蒙都业国创作的家族歌曲“都氏传人”的歌词所说“家祠神圣,我们的精神家园;家族腾飞,我们的共同心愿。”
让我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和杂务,听从先祖的召唤,亲身感受家族丰厚的历史累积,让生命在假期的一段时光里悠然消融在血脉根源的土地上,回到心灵上永远不可替代的家。北头之约,心灵之约。慎终追远,寻根谒祖。完成对自身生命来源的一种神圣回访。都氏人,你还不动心吗?
Copyright © 2008 - 2025 Dushijiaci, All Rights Reserved
都氏家祠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ICP证:鲁ICP备13026789号-2 技术支持:都百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