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感怀之三——血脉亲情能创造奇迹(吉林长春都晓梅)

点击数:28442013-09-05 22:18:10 来源: 《华夏都氏寻根录》第一辑


祭祖感怀之三——血脉亲情能创造奇迹


吉林长春  都晓梅


  从山东牟平参加都氏宗亲寻根祭祖大会回来后,我一直都没有写什么。是没有话要说吗?不是。是没有感受还是感触不深?也不是。然而,就是因为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却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今天,在这夜深人静之时,我决定整理我的思绪,把我的心里话和宗亲们说说。

  71年出生的我,从小就感觉亲人少。那个年代,恐怕整个长春市也找不到几户我们这个姓氏。看着邻家伙伴们整天有亲属来探访,心里别提有多羡慕了。心想,人家怎么就那么多亲人而我却没有......

  带着这个疑问的我渐渐长大了,既然成了大人,很多事情就可以和父母对话了。在一次的晚饭过后,家人还没有散去,我问爸爸为什么咱们家亲属这么少而且还不怎么走动,爸爸的一句话要我越发地感到这个姓氏的神秘。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我是蒙古人的后裔,我的祖辈来自山东牟平,我的亲人大多都在那里。更多的,爸爸也不怎么知道的。我转身又问妈妈,娘家难道就没有亲人吗?妈妈说她只有一个姑姑在山东,还是她7岁的时候见过一面,再就没有联系了。

  至此,蒙古人在我的心里有了新的印记,我决心自己寻找我的根。

  07年的5月,我第一次踏访了我的祖先始居地——山东牟平的北头村,见到祠堂门匾的那一刻,我流泪了,因为那个“都”字,那个斗大的“都”字,太熟悉也太亲切了,是那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我仔细地搜寻着祠堂里的每一个角落,试图从中找到哪怕一点点有关我的先祖的一些印记,对着先祖的画像我激动万分,看着续写一半还不到的族谱,复杂的心情难以言表。就是我们这些走出去的游子,多年来没有了下落,没有了音信,才致使家谱不能继续填写下去。

  望着负责管理北头村都氏家祠的基开大哥,想到这么多年他对家祠的精心呵护,不辞劳苦几十年如一日地管理,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同样是都家后人,而我们这些在外面漂泊的游子又做了些什么?小的时候不知道讲不了,那么现在知道了又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我想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让更多的游子知道家,找到家,回家,把家谱续写下去。

  带着这个愿望我回到了长春,偶然一次的搜索闯进了家祠博客,在都氏家祠博客上才知道有一个叫都基民的人,已经在做这些事情了。原来,有这种想法的远不止我一个人。我终于有了一种找到家的感觉,在那里,你无须问贵姓,来这里的都是家里人。我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真的按捺不住,原来我们家居然有这么多人,要是搞一次大的祭祖活动,让老祖宗看看他的血脉一直在延伸,同时也让漂泊在外多年的游子归乡找到根,那将是一件多么大的盛事啊!

  经过基民哥哥的精心策划和大家的共同努力,去年“十一”,我们如愿以偿了。那是多年来都氏宗亲首次的大祭祖活动,也是史无前例的一次。

  值得庆幸的是,我还为妈妈在山东找到了地址不详失散60多年的亲人——妈妈80多岁的姑姑,我的姑姥姥。那是感人的一刻,难忘的一刻,激动人心的一刻。当电话的另一端传来妈妈带有哭腔的声音时,这位80岁高龄的姑姥姥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那一端,妈妈不停地喊着同一个字,姑姑。而我面前的老人也只是不停地喊着妈妈的乳名,而再无其它。她们就这样相互叫喊着对方足足有几分钟。我担心她们过度的悲伤而伤及身体,不得不强行挂断电话,毕竟那一刻我没在妈妈的身边。挂断电话前,我告诉妈妈,一定帮她实现这个愿望,带她回老家,由于姑姥年事已高,我没敢带她回东北,毕竟路途遥远,不能再有闪失的。

  写到这里,我想和大家说的是,母亲的身体也由于年轻时候为我们过度地操劳而患病了。肝硬化,多可怕的病啊。回想医生向我们宣读病历那一刻,我的灵魂似乎也已经飞远,久久不能回过神来,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妈妈还没有享过福,还没有出过门,还没有坐过飞机和轮船,还没有......,还没有享受的东西太多太多......

  妈妈说过,能帮助她实现愿望的就只有我了。倒不是因为其他儿女不孝顺,而是因为妈妈知道我的脾气禀性,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答应她的事情也一定能帮她完成的。最主要的一点是,我的时间相对自由,而家里其他人的时间没有这么宽裕和自由的,毕竟都有工作,难免受约束的。

  今年的“十一”,我几乎满足了妈妈的所有愿望。

  当轮船行驶在大海上的时候,我看到妈妈对着老家那深情与渴望的目光,我深深地理解着她此时此刻的心情。正如我回老家时的心情一样,心里就一个信念,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原来,血脉真的能创造奇迹的。那种归心似箭的心情只有归家途中的游子才能体会到,恨不得长一双翅膀,立即飞到亲人的身边。尽管后来我没有一直陪同着妈妈(有姐姐陪同照顾),但是家族聚会结束后,去接她的时候,从她的表情和数百张的照片中,不难看出妈妈此行和我一样,是开心快乐的!是啊,游子无论走多远,家的呼唤都早已经刻在血液里了。

  这个“十一”我格外地欣慰,完成了父母的两大心愿,家祠之行自不必说,见到了众多家族里的名人、作家、高官、学者、教授、工人、商界精英,真是英才辈出。纵使我们我们无光可沾,那我也可以骄傲地对着别人说,他是都达鲁花赤的后代,是我们都家人,是和我一个祖宗。当然,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任重而道远啊。毕竟家族太大了,依靠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来完成家族团结的大业。

  回来这么多天了,至今也难以忘记那一张张亲切和善的面孔,那些隐隐透着淳朴与智慧的面孔,致使分别时让我那样的不舍。尽管我知道你们还会回来,尽管我知道我们还会相聚,因为爱的力量在驱使着你的步伐无法停息。因为,血脉亲情在时刻召唤着你。因为......

  你无论在哪儿,我都会找到你。我愿意搭起大家的手,筑成更多宗亲回家的路基!